人民公社时期,这种水利设施曾经风靡全国

前不久发布的第一财经2024春季好书中,《天水飞渡:工程图景与乡村渡槽(1958-1983)》(下称《天水飞渡》)获评行知类好书。这是一本有趣、好看的建筑学著作,以田野踏寻和研究分析的方式,介绍了一种一度风靡全国的乡村水利设施——渡槽。

,《天水飞渡》研究项目在上海市锦嘉路The Space Gallery举行了一场展览“天水飞渡:顺着渡槽去乡村旅行”,展示了一批照片、实物资料和衍生文创、艺术品等,吸引了年轻读者群体的关注。

“天水飞渡:顺着渡槽去乡村旅行”展览

渡槽,风靡一时的乡村水利设施

被称为“人工天渠”或“天水飞渡”的渡槽,也称“过水桥”“高架渠”等。它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诞生很早的水利工程建筑物。相传公元前700年,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已出现渡槽。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曾有一条483公里长的渡槽,用来从外地引水,使用的石块多达200万块。

古罗马在供水系统方面,展示了高超的技术和先进的公共卫生、农业生产促进意识。法国普罗旺斯的加尔桥1985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桥身高达49米,是古罗马时期最高的桥。西班牙塞戈维亚水道桥也于1985年成为世界遗产,现在是重要的旅游景观,也是古罗马时期建造的。

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了早至西汉的渡槽建设史,当时称之为“飞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渡槽也在中国,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引水体系,包括40余座设施,跨越了山谷和河流。

作为一种大型的水利设施,渡槽建设在我国有过一段激情澎湃的历史。人民公社时期(1958-1983)特殊的制度为渡槽的存在提供了保障,能有效解决选址、修筑和组织管理三个主要环节的问题。

仍在使用的一处乡村渡槽    展览供图

《天水飞渡》一书指出,对渡槽建设来说,“从蓄水提水到水流输送,从设计施工到日常维护,从民间用水分配到政府管理制度,各个要素缺一不可”,“社员是参与修建渡槽的主要劳动力;工程离不开知识分子所开展的技术指导;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建造项目属于顶层设计,其组织形式有赖于国家与基层社会的协同”。

比如河南邙山,毛泽东1952年来这里视察黄河,1970年郑州全城总动员,把邙山提灌站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来抓,最多时有7万军民参与“工程会战”,至1972年10月通水。提灌站位于郑州市区西北黄河游览区内,利用沟壑洼地兴建沉沙地,把黄河水澄清后,供应生产生活并淤地造田。引黄河水上邙山山头后,通过20公里的渠道输送到郑州,包括310米长的邙山渡槽和330米长的索须河渡槽等。60%提水量供给城市,40%灌溉农田。两处渡槽至今仍在输水,周边环境宜人,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

书中认为,渡槽是“有意为之的纪念碑”。很多渡槽,从诞生之日起,上面镌刻的标语、图案和日期就有了纪念意义。1983年人民公社制度宣告结束后,很多渡槽被迅速弃用,那些留存至今的渡槽,以其庞大的高架躯体提示着人们,勿忘特定年代的集体记忆。

渡槽既是一种典型的乡土工业遗产,值得保护,也代表了一种把有限人力和知识组织起来的工程体系,值得今人参考。“很多渡槽不仅用于农业生产、防汛、发电,而且构成了基本农田水利格局的大地景观。”当时为了建造渡槽,结合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技术下乡’与自下而上的传统营造技艺,采用适合广大社员共同参与的施工组织形式。渡槽在形态的千变万化中,保持了可以统计的工程技术稳定性,包含了当下或未来仍有科学意义的价值元素”。

朱晓明与前来参观的建筑学者讨论渡槽模型    摄影/佟鑫

同济大学朱晓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十年前便开始积累,并历时5年勘查12个省市区,收集了70多座渡槽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汇集成《天水飞渡》一书。朱晓明在展览开幕时对到场的读者们说,这本书写的是人民公社时期“大干快上”兴建渡槽的过程,而作为一位建筑学者,她注意到渡槽非常符合审美规律,是一种很美的建筑。并且一些乡村还不属于文保单位,也没有成为网红打卡点,尚未被公众关注到,甚至鲜为人知,但是环境非常好。“顺着渡槽去旅行”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契机,把人们吸引到这些有意思的地方去。

网红打卡时代,奇观向审美延伸

展览现场展示了一批研究团队实地拍摄的照片和影片,渡槽在乡野中显得安静、神秘。还有20余册工程建设历史文献,比如厚厚两大本的《中国工程师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石拱渡槽的拱式木拱架》、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内部教材《梁系建筑物(渡槽)》、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水利电力局1985年8月印制的《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利化区划报告》、《建筑技术通讯》月刊1974年10月号等。有的文献上还写着当年使用者的名字。

朱晓明告诉记者,这些文献是团队多年来在网上和下乡调研过程中慢慢搜集来的。水利工程过去一直是一个专业的领域,各地都曾有过很多老资格的从业者,他们也积累下了很多材料。在场的一位学者表示,旧书刊网站上有各种各样的宝藏资料,根据研究需要去慢慢收集,总会有很多惊喜。

展览现场    摄影/佟鑫

展览中还有很多文创和艺术作品属于渡槽调研的衍生品,比如典型渡槽的模型,关于劳动、回忆与山野主题的装置、视频等。团队里的年轻人很喜欢从渡槽的视觉形象出发进行延伸创作,设计定制了渡槽与人民公社主题的系列印章、杯子、明信片等。朱晓明认为,劳动创造美,美本身也可以作为载体。渡槽的美可以作为艺术题材去进行开发,探索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结合。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团队也参加了这次展览,师生从渡槽、乡野元素中寻找灵感,制作了工艺雕塑作品。

《天水飞渡》的另外两位作者王霞飞和赵颖是朱晓明的学生。在多年调研渡槽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运用建筑学传统的技能去搜集信息和分析问题,另一方面也从这样的行走探索中提取灵感。朱晓明说,他们现在都以做“斜杠青年”的方式,探索着建筑学毕业生未来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

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到近年的建筑业低潮期,学生们面临的困惑很多。朱晓明却从中看到了建筑学发展的多元性:“渡槽是前人建造的一种很淳朴的建筑物,在研究渡槽的过程中,年轻人的兴趣得到了深化,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力。”

一处渡槽不同年代的对比    展览供图

王霞飞多年调查各地渡槽,形成了在电子地图上标记渡槽位置的习惯。朱晓明称之为“点渡槽”,王霞飞在地图上已经“点”了10900个渡槽。一有空,他就在电子地图上继续寻找渡槽。在这次展览中,他点过的渡槽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他还很擅长操作无人机,在野外拍摄渡槽照片、视频时起到很大作用。无人机影像创作成为王霞飞下一步想继续创业的方向,而他以前是做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和绘图。

赵颖在书中主要写关于人民公社的内容,现在他包了一条生产线在做电商创业。业余时间,赵颖一直在研究人民公社,他认为人民公社体系是一种雏形阶段的工程总承包制,在建设大型设施的目标下,通过清晰的分工,完成工程建设目标。人民公社时期诞生了很多能工巧匠,改革开放后,其中一些人成为公司老总。赵颖也在《天水飞渡》新书展览项目中展示了自己对AI技术的兴趣,他为这个项目生成了一首歌唱渡槽的歌曲,半小时就完成了创作。“天水飞渡彩虹般的桥/连接人民曾经的梦/沿着红安的渡槽/走过绿意的田野/每一步都是历史的回音”。在抖音@天水飞渡-中国渡槽账号下,可以看到这首AI歌曲的MV,也可以看到赵颖为几十个各地渡槽制作的航拍视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