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50BP,意义非同凡响

不就是降个准么?大家激动啥呢?

2024年1月24日下午15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先生在16点13分回答记者提问时,忽然猝不及防地宣布:“我们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

此次降准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一时激起千层浪!

股票市场的消息向来灵通,下午1点多已经开始上演V型反转,从当日最低点飙到当日最高点,上证指数在尾盘一个多小时,涨幅2.93%;深证成指几乎同频,涨幅3.44%;沪深300涨幅2.85%;创业板指涨幅3.57%。

债市的反应要慢一些,下午3点半左右,10年国债收益率才应声而落,不过只消几分钟,就击穿了债市20多年来的2.5%铁底,成交于2.485%附近。

不就是降个准么?大家激动啥呢?

我们国家从2011年经济L型下台阶开始,就进入了降准大周期。

2011年11月30日降准50BP,之后2012年降了2次,2015年降了4次,2016年1次,2018年3次,2019年2次,2020年2次,2021年2次,注意,每一次的幅度都是50BP。

2022年,我国经济受疫情反复的打击,增长缓慢,但美国已经先缓过来了,坚定迅速地开启了他们的加息周期。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2022年上调7次,从0.25%上到4.5%;2023年又上调4次,目前高达5.5%。

美国加息,不仅抽血全球,还掣肘各国货币政策。一般经济实力弱的小国,不管国内经济情况如何,只能被动选择跟美国同频加息,否则本币汇率就有可能被带崩。但中国这个时候是需要放松的,咱家央妈疫情期间那么克制,就是为了留足空间,有余力托底啊!

所以我们在2022年仍旧降准2次,2023年再降2次。但变化的是,每次只有25BP了。(我们也在同时降息,2022年1年期LPR下调2次,共15BP;2023年下调2次,共20BP。在此期间,人民币汇率确实压力山大,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多次上穿7.2,均带来不小恐慌。)

还记得2022年4月15日公布降准时,市场一听到只有25BP,直接“利好”当“利空”了,因为政策宽松力度低于预期啊。可以说从此之后,国内政策的宽松幅度一直受美国加息周期压制,一直低于市场预期。

去年7月起,伴随着美国加息止步,国内的政策转松明显,但一系列刺激政策还是“吆喝”得多,“给钱”得少。被市场喻为“大喇叭放松”。A股尤其不买账,用脚投票,大跌以对。

但今年,欧美普遍预期要开始降息周期了,压在头上的大山要掀了。而此刻央妈的表态又如此鲜明:一用降准幅度恢复到50BP,来表明宽松态度的坚决,二用2月5日降准,1月24日就超前预告的方式,表明了态度的急不可待。

这两点都令市场激动不已!

股市激动的是政策超预期刺激,债市激动的是流动性超预期宽松。但债市只激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反应过来了:资金面是利好,但政策面利空啊!

央妈这次出来,不仅仅说了要释放1万亿流动性,还说了“明天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

还说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好的空间。2023年第四季度,我们配合财政增发了1万亿国债,绝大部分会在2024年使用,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

还说“预计今年一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快的信贷增长”。

哪一句不扎长债持有人的心?于是,在牛了不到半小时后,获利了结盘纷纷涌现,10年国债收益率掉头向上,迅速收复失地,日终收盘仍旧在2.5%铁底以上。

常言道,在中国做投资,最要紧的是听央妈的话。只是不知道,这回我们听对了没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