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中银协出手!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针对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目前多家机构正在紧锣密鼓推动落实。

  分析人士预计,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乱象将得以遏制,银行理财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推动理财行业健康发展。

  多家机构正加快落实

  “《行为准则》出台将各家机构的标准拉齐。接到准则后,我们开展了内部学习和讨论,需要系统优化的,也陆续开始提需求,为执行准则做好相关准备。”某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说。

  多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证实,公司会依照《行为准则》加快落实,方案正在内部讨论中。

  日前发布的《行为准则》对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进行了具体要求,理财产品运作1个月以上但不满1年的,应至少包括从产品成立之日起计算的过往业绩;运作1年以上但不满6年的,应至少包含自产品成立当年开始所有完整会计年度的业绩;理财产品运作6年以上的,应至少包含最近5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业绩。

  按照《行为准则》,在展示理财产品过往业绩时,应以醒目文字提醒投资者“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不得以明示、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产品未来收益。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文本,只能展示该理财产品或本公司同类理财产品的过往平均业绩和最好、最差业绩,不得刻意选择性展示理财产品特定区间或部分区间的过往业绩。

  行业信息披露有待规范

  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资管产品站在同一起跑线。但与公募基金等产品相比,信息披露不充分,是银行理财产品备受市场诟病的痛点之一。

  记者调研发现,从过往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四个标准均有待提高。同时,理财产品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信息质量无法保障、同业披露尺度差异大等问题凸显

  例如,同类理财产品净值披露频率、估值方法、业绩展示形式存在较大不同。

  在理财产品展示界面,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七日年化收益率、预期年化收益率……众多业绩展示方式令不少投资者直呼眼花缭乱。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吸引投资者,很多产品会选择披露比较好看的数据,业绩展示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展示收益明显高于真实收益率。

  以某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一款理财产品为例,今年9月,其展示的是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而近日,则变成了展示近三月年化收益率及近六月年化收益率,存在选择性展示理财产品特定区间或部分区间过往业绩之嫌。

  “当前银行理财信披制度没有形成体系,不够精细化,管理人只能在满足监管大致要求的前提下去进行信息披露,难免产生差异。”某国有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坦言。

  过往业绩展示乱象有望遏制

  事实上,在《行为准则》正式发布前,有部分准则条款已先行推出。

  2022年末,中银协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以促进各商业银行、理财公司在选择展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时加强行为规范,其中要求于显著位置说明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原因、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以及“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等涵义的文字性提示

  目前,多家代销机构已按照上述要求展示说明。

  以华夏理财固收纯债最短持有7天A款为例,在要求落实前,华夏银行APP展示页面对于业绩比较基准测算依据的说明,仅为“具体测算依据参见产品说明书”;落实后则展示为“以产品投资利率债和存款类资产仓位80%-100%,信用债仓位0-20%,组合杠杆率100%-120%为例,参考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中债-信用债总财富指数,以及股份制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结合产品投资策略并扣除各项费用后,综合测算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准则》设置了6个月的过渡期。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乱象有望在此期间内进一步得到遏制,推动银行理财信息披露的规范化,促进理财行业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理财产品业绩展示“报喜不报忧”?中银协出手!)

(责任编辑:10)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