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重磅开幕!哪些要点需关注?如何影响投资?

  如果要盘点近期最重磅的财经新闻,无疑是全国两会的隆重召开。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惯例在每年的三月举行,因其会期紧密相连且对国家治理均影响深远,故被统称为“两会”。

  2024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定于3月4日下午拉开帷幕,全国人大会议则将于3月5日启动,11日下午闭幕。

  作为国家工作部署的重要会议,全国两会是一个汇集民智、反映民意、影响民生的重要政治舞台,涵盖了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中国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并涉及到重要法律的制定与修订。两会传达的精神历来对全年的政策走向、经济预期乃至股市表现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备受各界瞩目。

  那么,全国两会前后的行情有什么规律?今年的两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如何影响投资?

  全国两会前后的行情,

  有什么规律?

  从大势看,自2010年以来,“两会”期间的A股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日历效应,无论是在会前还是会后,都以上涨为主,而在召开期间的走势相对偏弱。

  2010年以来两会前后A股表现

图片

  (来源:Wind,统计指数为万得全A指数,以各年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开幕孰早和闭幕孰晚为统计节点,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走势)

  如上图所示,万得全A指数在会前15个交易日上涨的比例达到了78.6%,历史涨幅平均数为3.54%、中位数为2.34%;在会后15个交易日上涨的比例达到71.4%,涨幅平均数为3.40%、中位数为1.84%。

  究其原因:

  •   在历年两会召开前夕,市场往往正处于流动性相对宽松的阶段,对于政策的预期升温有利于提升做多热情;

  •   两会期间,部分资金可能选择蛰伏以观察市场动向,所以行情摇摆不定;

  •   两会后,由于政策定调更为明确,资金可以对看好的方向“精准发力”。

  从行业表现看,大消费(食饮、家电、医药、美容)、周期(煤炭、公用事业、建材、建筑)、TMT(传媒、计算机、电子)、电新等行业均走出过亮眼的行情,领涨的概率较高。

  从市场风格看,两会闭幕后,短期内价值板块整体表现优于成长板块。但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全年,以两会为“分水岭”,市场风格可能后发生较为明显的切换,呈现出一道截然不同的风景线。

  (来源:长城证券

图片

  总量政策方面,

  今年两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地方两会通常先于全国两会召开,汇集地方会议成果后,为全国两会做准备。2月初,31个省市已全部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前瞻的线索。

  ① GDP增速目标——5%左右

  全国各省市今年的GDP加权目标增速为5.4%。考虑到过去5年间,全国GDP目标增速通常在地方平均值以下0.3-0.8个百分点,因此市场预期今年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左右概率较大,与去年基本持平。

  ②货币政策——未来降息空间仍存

  当前我国通胀水平较低,低通胀导致实际利率偏高,货币政策存在放松空间成为共识。2月份的5年期LPR大幅降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居民购房成本,提振购房需求。除了长期利率,短期利率也有下调的可能性,提振短期借贷需求,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需求。

  结合经济基本面以及房地产数据,后续仍存在降息的空间,LPR各期限利率调降值得期待,各种货币金融政策工具均有较大的施展空间。

  ③财政政策——扩张程度成为重要变量

  当下市场的目光正紧密聚焦与财政支出相关的目标与政策,例如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特别国债以及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等。

  历史规律显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投资等方式拉动内需,依次可观测到:开工数据(量)→通胀(价)→名义增长→企业业绩的数据改善。

  2024年地方政府化债仍是重点,叠加地产形式的低迷,部分省市对扩大投资有一定的约束。投资方面可能更加强调经济大省、经济强市、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包括房地产“三大工程”、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交通水利工程等。

  •   目前来看,符合市场预期的情形是,赤字率目标3%外加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

  •   而如果赤字率目标可以定为3.5%(去年年末曾提升至3.8%),再配合1万亿的专项国债发行,则略超出市场预期。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

  如果可以达成5-6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增财政支出(或等量的支持率、央行PSL),将使得今年上半年的财政脉冲攀升至历史新高,这或许能够为经济增长和市场进一步上涨空间提供更为强劲的引擎。

  如果净增的资金规模明显低于这一水平,尽管对市场仍有一定支撑作用,但可能不足以彻底扭转当前的市场趋势。在这一情形下,市场更可能在一定区间内震荡盘整,而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将会更为突出。

  (来源:中航证券信达证券长城证券中金公司

  同时,中金公司指出,市场目前对于两会期间的总量政策似乎没有过高的期待。

  当下预期不高并非坏事。因为资本市场的运行法则向来是:高度统一的预期时常带来涨势的“偃旗息鼓”,而分歧才能激起良性的换手,推动股价上行;不及预期的利好往往被解读为利空,而那些未曾被寄予厚望的“小惊喜”,更容易成为行情点燃的契机。

  如何影响投资?后市怎么看?

  尽管市场预期时有波折,经济复苏的节奏也有先后,但预计两会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情绪和风险偏好的向好,成为市场预期的转折点。

  一方面,随着重磅会议尘埃落定、政策定调更为明确,两会后上证指数的日历效应通常以上涨为主。

图片

  另一方面,两会提及的重点产业政策带来的主题投资行情也值得期待。

  以史为鉴:

  2018年“制造强国”推动下的半导体设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2019年“科技创新”定调后的工业互联网、工业 4.0、人工智能

  2020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之下的医疗器械、疫苗;

  2021年“双碳”之后的碳中和、新能源车;

  2022年“新旧能源转换”后的传统能源板块;

  2023年以“稳增长”为核心的建筑、新基建;

  相关板块在后市均实现了较好的超额收益。

  (来源:招商证券

图片

  聚焦当下,今年的两会不妨关注以下两大关键词:

  ① 扩大消费

  2月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地方两会也频频提及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及文旅、“国潮”等消费新业态。

图片

  相关主题:汽车产业链、大消费板块(旅游、餐饮、家电等)

  ②新质生产力

  从过去半年的政策脉络来看,“新质生产力”是较为重要的政策发力方向,目前涉及8大新兴产业和9大未来产业。

图片

  各省2024年对于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主要围绕三线并进。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例如鼓励企业产品换代、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推动传统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二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多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涵盖算力、人工智能等等;

  三是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多省提出培育6G、卫星应用、高端芯片、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相关主题:高端制造(机床、机器人等)、数字经济(算力、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

  (来源:信达证券长江证券

  展望后市,市场连跌三年带来的阴影虽然令人生畏,但更需警惕的是陷入熊市的“思维惯性”。如果只能用被裹挟的思维来应对当前的新形势,这或许比下跌本身带来的影响更为“致命”。

  第一,当下不妨更乐观一些。

  对照2015年和2018年“救市”后的走向,A股首次反弹均实现了月线三连阳,涨幅在30%左右。本轮沪指涨幅约15%,即便是从谨慎的视角出发,仅着眼于短期的超跌反弹,行情向上的空间犹存。(来源:华鑫证券

  第二,忽略沉没成本,着眼当下。

  当市场底部的信号开始不断显现时,切记不要“锚定”那些容易激发恐惧的已有账面浮亏。毕竟低谷期布局能否在长远的未来获得盈利,自然与TA无关。

  如果对此刻心存疑虑,又担忧错失良机,那么定投可能是更优的选择。通过分批投入、小仓位“试水”,既能降低抄底失手之风险,也为将来的行情积累筹码。

  第三,重视大科技方向的凝聚力。

  科技相关的主题似乎的确更容易带动市场人气、积累资金的共识。毕竟投资这个时代,就是要与匹配时代发展趋势的产业共成长,而当下的关键词或许就是“新质生产力”。对于AI所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仍持相对积极的态度。

  当然,在AI的大浪潮中,去伪存真是必然的过程,但必然会有公司从各自的细分领域异军突起,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当下与其跟着股价走势走,不如跟着产业趋势走。在产业趋势结束前,或许也不应该轻言行情的结束。

  (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原标题:全国两会重磅开幕!哪些要点需关注?如何影响投资?)

(责任编辑:138)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